滚动新闻

把厚书读薄的方法「厚薄法」

林语堂曾说,“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只是说得又太过绝对。读书的目的是寻找自己,而非复制别人,与自己情趣相合的书,自然拿起来就会读。但是,也并非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读书思路,能够借鉴他人的一些经验及要领,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所以古今中外的不少名人大家,也都不吝谈及个人的读书经验,希望能给后来者一些启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个读书的“厚薄法”,是根据古人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归纳出来的读书方式,对尚找不到读书路径的人,很有指导的意义。其主旨是把读书概括为一个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的过程——读书须从实地上用功,是半点也耍弄不了花巧的,要想真正把书读通读透,就要一字不漏地细细而读。如此读书,书是“厚”的,要花十分气力才能读毕。

然而,等到对书中内容有了足够的认识,领会了作品的思想、篇章结构以及作者的立意和用心,就会发现,一本洋洋数十万言的书,其精髓之处,往往也就是寥寥数行字,其余部分不过都是在围绕观点而展开,是在为观点服务而已。这个时候,书也就悄然变“薄”了。

不过,要想抵达读书人所力求的最高境界,还要在掌握要点的情况下,探本溯源,举一反三,不断地深入扩展研究,由此获得知识及观点的创新。如此读书,又可以根据一本书引出一大串需要阅读和征引的内容来,书也因此又从“薄”变“厚”了。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以《桃花源记》一文举例:作者陶渊明是晋代人,若想要了解晋代文学的状况,以及《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要翻阅《中国文学史》。而这篇文章里描写的理想社会,又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想进一步了解,就须读英国人莫尔的著作《乌托邦》。另外,要考究陶渊明的为人生平,就非读《晋书》不可。至于想要通过《桃花源记》弄懂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就要查阅相关的书籍……如此由此及彼,就有了新的知识创造和开拓。如若不然,捧着一本书一味死读,充其量也只是成为一个他人的追随者。

古代的一些大家,也是遵循这种读书的“厚薄法”走过来的。如清代大儒顾炎武为了下基础工夫,读书一字一句都不放过,一本书读下来,如同别人读了十本书,即使时隔半年以后,他读过的书依然能够背诵。同时,他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一时的心得体会也会记录下来。读书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使得顾炎武既能熟练地运用所学,又有自己的观点创新,写下了著名的《日知录》。

古语曰:“书不可不读,尤贵于善读。”懂得向不同的人学习,也是善读书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