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灵山秀水下一句「雪灵山第十章」

更令人神思遐想的是,在灵山县这片古老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史前时代还曾经生活着我们人类的祖先之一——远古更新世末期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灵山人”!现在,让我们将眼光放眼到那久远深邃的人类童年时代吧。

1960年2月,春寒料峭,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调查广东省灵山县洞穴。广东师范学院周继舜副教授和陈华堂老师,在灵山县干部陪同下走进灵山县城东郊马鞍山东胜岩等处考查,发现了古人类遗骨和遗迹。回到广州,他们立即向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报告:

在灵山县发现了古人类居住的洞穴!数万年前,灵山县就有了古人类活动!

消息传出后引起中国考古学界的轰动,受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工作队的高度关注。

1960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大师贾兰坡及研究人员顾玉珉等一行,会同广东师范学院、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工作人员,专程到灵山县城东2.5公里的马鞍山下的东胜岩、葡地岩,和县南约4公里的那坡村石背山的洪窿洞进行考察发掘。

发掘结果令人欣喜不已:在东胜岩,专家们发现了远古人类1块颞骨的鼓室部、两颗牙齿和一段左侧股骨上段;在葡地岩里,发现1块顶骨和3块额骨,额骨的眶上缘和一块额骨的眉间部分。东胜岩里,还有熊的化石和钙化蜗牛;葡地岩出土了中国犀牛、野猪、鹿和牛化石。同时,还从岩洞的堆积中发现有成层的灰烬、炭屑、红烧土等。

此外,还在该县石背山洪窟洞,发现1块顶骨、1块髋骨、1枚上臼齿、2枚板齿,代表老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在石塘乡钟秀山滑岩洞遗址,发现10块头骨、70枚牙齿、1块髋骨、1件穿孔石珠和一些网纹、绳纹陶片,研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人骨。

专家们经过详细研究鉴定,将这些更新世末期的古人类人骨化石,以发现所在地灵山县命名为“灵山人”。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硏究所专家的鉴定,“灵山人”化石至少已有两万年历史,属更新世末期新人阶段的化石。

“灵山人”在两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烧烤,结束了饮血茹毛的历史。学会了用火取暖,驱逐猛兽,标志着他们已属于新人类。“灵山人”在生理特征上已和现代人相似。

“灵山人”所在的时代属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当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她们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这些灵山人化石、贝丘文化和大石铲文化等,构成当时两广环北部湾地区的原始文化,它们对认识岭南地区史前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灵山人”的出现,向居住在这里的后人及世人宣告,“灵山人”就是这里原住居民的先人和祖先!

现在,我们跟随遥远的时空镜头,进入这个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梓崇村马鞍山的“灵山人遗址”瞻仰,一睹我们的祖先的最早“居所”吧。

曾到此参观寻根的女作家丹菲,饱含深情写道:

“洞口在山的脚下。进入洞中,看到一些小个子的黑蝙蝠吊在洞壁上。洞内有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非常漂亮壮观。灵山人的化石就发现于此。我们在洞壁看到许多钙化的蜗牛壳,也不知它们多少年前就搁浅在这里了。

远古时的灵山人,他们居住在天然的洞穴里,遮风挡雨,躲避野兽。进入洞中,可以看到洞内有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非常漂亮壮观。洞内有一酷似女性乳房的岩石,浑圆饱满,约两米高,距洞顶有一尺多,仍然有细小的水滴落下。而这只巨乳表面,隐藏着一位白衣女神,她呈下八字张开双臂,喇叭状的长裙拖曳到地。钟乳石生长缓慢,几百年或上千年才生长一厘米,这只布满筋络的乳房,最初已见证过古灵山人,它包含着时间丰厚的记忆,也令人联想到母仪的光辉。”

1960年11月30日,广东省把“灵山人遗址”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于1962年7月7日公布马鞍山为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灵山人化石产地”。灵山县划入广西后,2000年, “灵山人遗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秀水,水秀山灵!

…………

1950年的春天,社会变革的风暴,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祖国南疆边陲的荔乡灵山县。但是,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暴乱,使这方钟灵毓秀的沃土生灵涂炭,形势变得极端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