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都说了是套路「爱的套路」

继《海岸村恰恰恰》后,最近又有一部虽平淡但很甜的新剧崭露锋芒。

刚播两集就冲上豆瓣9分,势头甚是凶猛。

截至今日,微微掉到了8.8分,但还是,好高啊!

这就是:

乍眼一看:青春校园,优等生和差生谈恋爱,十年之后。

三个关键词,近乎可以将《那年,我们的夏天》的表层思路全数显现。

但在糖精四溢的内卷市场下,却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薄荷糖:清凉,解腻,还舒爽。随着徐徐微风送来春天的传话:青春的美好从未走远。

想来,这便是《那年,我们的夏天》存在的特别吧。

哪怕依旧讲着套路的故事,哪怕烂醉吐真言、哪怕车祸时刻英雄救美等戏份设计已经成为了被玩烂的梗,却总有一些真诚与真实,在细微处低调打动。

更强的是,《那年,我们的夏天》和漫画同步播出,漫画会侧重在高中时期的相处故事,而聚集则会以多重倒叙、插叙的结构将因果解构再建构,更聚焦于二人十年后的相遇。此番双向的播出模式也带来了双重的甜宠暴击。

故事相对比较简单,如果去其精髓,只概括热搜要点,基本可以用“优等生十年后沦为乙方社畜小白领,为工作谈合作发现对方大佬是自己曾经甩掉的恋人!”来粗暴概括。

2011年,学霸延秀和学渣崔雄被迫拍摄一个记录高三学生为主题的纪录片,二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延秀瞧不起崔雄的“没用”,崔雄则不喜欢延秀的“以自我为中心”。二人吵架不断,状况四起。

制作人问二人你们觉得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

延秀自信可以成为优秀的领袖,走向人生巅峰,而崔雄只想过平静生活,舒舒服服地别无所求。

二人共同的希望,就是十年后二人不要再有交集。

到这里,能明显看到是一个欢喜冤家的开局。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人因为意外事件被破绑定在一起,在别扭里矛盾增生,冲突升级。

但若是过来人,就会姨母笑地看着只有学生时代才有的清纯甜蜜浪漫害羞的爱情花苞,感叹单纯感情的美好,慨叹青春一去不复返。

是的,如同所有玛丽苏小说的狗血剧情,这一对明明三观、目标、理想都简直霄壤之别的“被拍主角”恋爱了。

在一些徐徐渐进的片段式相处下,我们看到了延秀每天不断地问崔雄:

“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如果我去联谊、如果我就这么一病不起、如果我一旦要出国做交换生,如果我进入职场去了很远的地方……,你会怎么办?”。

第一次,崔雄认真思考,真诚作答,反复强调自己会一直粘着她。

延秀听到答案后开心地追问“你就这么喜欢我么?”,崔雄害羞地低着头快速转移话题,但表情上是满脸的宠溺,而延秀听不到答案后突然暴躁,逼问”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我“……

恋爱关系里女孩和男孩的主动与被动,昭然若揭。

第二次,在图书馆里等延秀下课的崔雄突然接到延秀的电话,当延秀看到崔雄对自己的在乎态度,肯定了崔雄对自己真心的喜欢,内心上得到了满足,便挂了电话前去上课。

感情的第一道裂缝出现在女孩的“自我”性,似乎从没有考虑过延秀的心情与情绪。

第三次,延秀再一次就不会发生的事情做强假设,崔雄点破延秀的企图:延秀就是喜欢看崔雄痛苦的样子。

而延秀却很委屈:我只是想听他说出我要的答案啊。这里的恋爱相处模式,几乎囊括了近二十年玛丽苏偶像剧的精髓,也实打实地侧写出延秀和崔雄的依恋关系。

延秀在恋爱里的不安全感来自于原生家庭的缺爱问题。截至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延秀自小与奶奶生活,似乎父母一直没有出现在她的身边。这种没有得到过父母健康的爱的孩子,在成长中是孤独的,对爱的渴望和汲取也是源源不断的。

但这种超过社会平均阈值的索求,会导致她与他人的相处与交往,于根处是自卑的。这也是她不断将没有发生甚至不会发生的事情无限“如果”并追问答案的原因。害怕失去,所以一定要亲口听到别人的承诺。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少了什么、没有什么,越发努力地用物质上和客体里的优秀去弥补,用别人对自己的称赞和夸耀来弥补内心的缺失。但实际上,对于他们而言,他们越被满足,将越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天然缺失,骨子里的自卑感亦越加积深。

她不愿让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害怕与人交心,便用一副“我是第一我很优秀”的虚假泡泡将自己塑造成高冷的女强人形象,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这就是我没有很多朋友的原因。

越没有朋友,便越用高负荷地工作不断将自己填满,这种恶性循环让延秀忘却了与人要有连结的非正常社会属性,也封印了她想要谈恋爱的渴望和勇气。在接连4次放相亲对象鸽子后,延秀被相亲对象狠狠地羞辱了一番。社会给了她一巴掌,她却在酒里一醉不醒。

在延秀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社会里太多的群像缩影。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甲方乙方在水一方。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胜利,人这一生的胜利组属性也非一朝一夕地选择定夺。哪怕能在当下及时的满足,并继续积极向上地在自我需求上跃进,也只是通向罗马的大路之一。

崔雄的家庭和谐美满。开小餐店的父母嘴上说着嫌弃实际却用爱将崔雄满满包裹,没说过什么大道理,也从不用各种要求强加崔雄。崔雄五年前开始画画,成为了知名却低调到从不露面的建筑插画家高午,但一直对家人保密,只有最好的两个朋友知道。

认为崔雄是混混街溜子的父母每天继续让崔雄搬着大白菜,但在知道崔雄又熬夜通宵作画后又没有逼他做任何。这种乡间田野的生活方式,镜像着崔雄对生活的悠然态度。而父母对崔雄对支持,也成为了崔雄有如此自我愈合强大内心的源动力。

崔雄的朋友们也很多,友谊关系可以维持许久,在十年后甚至发展到一起共事。他们会在崔雄憋在家里不出门的时候拉他去健身,会帮助崔雄一起搬大白菜。和崔雄相处,显然是舒服、不累、并轻松的。

他会用一种淡然、平静、安宁去给你营造一个没有压力、绝对有安全感的相处氛围。想来,这也是此前延秀会和他在一起的原因吧。

崔雄没有想过一定要去成为什么,做到什么,看起来淡泊名利,无欲无求,这一定程度上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了别人没有的洒脱。崔雄是自带吸引光圈的,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取别人的情绪,却甚少有自己爆发的时候。

他像一个无限深渊的树洞,有无穷无尽地包容与海涵。他的不争不抢,在一些人看来,会被打上“不上进不作为”“没什么本事”“混子游民”的标签。可十年后他的低调成名却也彰显了他非如此。相比较而言,崔雄是自信的。他的内心强大,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并可以不断地在内心世界让自己更加坚毅。

诚然,崔雄也不是绝对完美的。他会在和延秀分手后反复将泼水和撒盐练习50次,会误以为喜欢自己作品的当红明星NJ是想要自己免费作画。内心强大的后续副作用,也会一定程度上将理解外界的信号减弱、或切换成别的频道。他做某一方面的幼稚,也在有主见能解决问题的延秀身上找到了依靠,或许这也是他愿意一直粘着延秀的原因吧。

只画建筑不画人的坚守,和那番“只有建筑是不会像人和时间一样改变、流走的“的说辞,其实也从另一维度体现了崔雄对延秀的在意。清醒的人,却也往往最荒唐。

十年之后,二人因公再度重逢,前男女朋友的尴尬关系让二人难以处之。可偏偏什么都撞到一起了。因为纪录片的爆红,当初的制作人决定要重新拍摄二人十年后的生活。崔雄的好友金志雄如今是一名制作人PD,跟随的前辈便是当年拍摄纪录片的制作人。此时,续集的任务落到了金志雄的身上,所有的人物在生活线和事业线,双向汇聚。

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那年,我们的夏天》的精妙结构。如果没有被拆解很碎又拼合得有悬念有留白的叙事感故事,想来千篇一律的青春爱情流水账是不会有如此多人追捧的。

用十年为界限,将二人的时间维度拉开,其年代感的差异化也体现出《那年,我们的夏天》的用心良苦;以纪录片的套拍模式,将二人的相知、相处在镜头里放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借着假戏中戏的巧思,去紧扣纪录片的名字:《逆行》。

十年之前,青春少年的他们对未来是满腹向往的。

如同戏中《逆行》在十年后爆火,网友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青春的气息,看到了时间的影子,觉得真实又有趣。

青春,对于个人来说,是有时效性的美好。但对于世界来说,是没有保质期的。崔雄的盐系男友,让人看到了校园时光所赋予的青涩可爱。延秀的聪明狡黠,也让人在无数回忆里找到了投射的对象。

十年之后,延秀成为了小小的领袖级组长,看起来实现了曾经的梦想,但实际上却对自己的生活愈发失控。崔雄过上了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生活,也算实现了曾经对自己的预测,可与延秀的分手却一直成为他生活里不自在的那根刺。

如果说,青春给所有人留下的客观印象,是还不算太差的美好。

那么,青春里的爱情,则成为了美好里为数不多的刻痕。如果收尾是好的,那么刻痕就是两条平行线的交织点。如果结局是不欢而散的,那么刻痕就是一道怎么也去不掉的疤。

爱情没有模样,可偏偏。每个经历其中的人都有刻骨铭深的体会。爱情本没有任何攻击性武器,可一旦火力大开,便是遍体鳞伤。

《那年,我们的夏天》目前只播到了两集。在接下来的戏份中,最终因为延秀的宣传专案是崔雄最崇拜的建筑设计师做的,崔雄勉强答应与延秀合作。

纪录片的续集也开始启动,两个互相别扭、曾发誓说老死不相往来的前恋人又在镜头前坐到了一起。

这段孽缘,将成为后续主线的主要推动力。

而更劲爆的是,女二NJ对崔雄爱屋及乌,从崔雄的画上升到喜欢崔雄本人,认为他的笨拙姿态完美契合自己的口味。

即将要拍摄纪录片的制作人金志雄一直暗恋延秀,此次拍摄也有些私人情感的夹揉,也成为了这段复杂微妙感情之旅的试金石。

熟悉的配方与熟悉的味道下,《那年,我们的夏天》是否还能给出不一样的口感?

只能说,希望这个已经被各大偶像剧用了二十余年的四人组爱情交叉线的人物关系不要走向烂俗腐旧的路数。

希望《那年,我们的夏天》能继续将青春的美好与初恋的澄澈延续下去,让青春永不老。让我们看到,这十年时光虽然逝去却并没有走远。

这也是为何我们喜欢青春故事的原因吧。

有年少轻狂的冲动,有细腻敏感的感性,有颠沛流离的刺激,有疯狂不畏惧的勇敢。

仿佛只要青春还在,将还有数不完的夏天在等着我们。可以肆意挥霍,可以自由挥洒。

青春这一路,就是跌跌撞撞,没有对错。尽管童话,却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