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黑猫的文章「黑猫通人性」

作为著名作家爱伦·坡的恐怖经典小说,《黑猫》当之无愧地展现出了它的恐怖。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的自述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作者通过诡异的形象和精确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让人胆寒的氛围,使读者通过人物自述感受到其中孤独的绝望。

一.恐怖的幻想与绝望的挣扎中诞生的故事①故事梗概:"我"与黑猫

小说很短,一开始故事中的"我"作为一个将死之人讲述了自己的恐怖经历,希望以此求得灵魂安生。"我"从小性格温良,喜爱动物,即使被伙伴嘲笑也坚持着自己善良的品格。后来遇到了和"我"一样喜欢动物的妻子,我们养了许多动物,其中就包括一只黑猫——普路托。

幸福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渐渐的"我"因为酗酒而变得越来越暴躁,竟然开始打骂妻子,甚至在一次酒后挖掉了普路托的一只眼睛。从那以后普路托经常躲避着"我",但是丧心病狂"我"最终吊死了它。

普路托死后家里无端起火,扑灭大火后"我"发现在墙上有一个吊死的黑猫的影子。虽然害怕但"我"找理由说服了自己。后来"我"在一家酒寮里看见一只和普路托长得很像的黑猫,于是便把它带回了家,可是不久之后"我"却对它生出了厌恶,甚至发现它的眼睛也被剜掉了一个!

直到有一次"我"和妻子去地窖被黑猫绊了一跤,盛怒之下抡起斧头,却误杀了妻子,冷静下来的"我"将妻子封在了墙壁里,可是黑猫却从此消失了。直到警察来调查时,墙壁里传出了声音,人们把墙壁撞开,看到黑猫正蹲在妻子尸体的头上。

②创作背景:爱伦·坡与《黑猫》

小说围绕着"我"与黑猫的纠葛写了这样一个惊悚的故事,故事中"我"是一个并不正常的形象,而这一形象的创造与作家本人的经历有一定的联系。

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幼时父母双亡,被人领养,从小他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在创作这个小说时他刚刚经历了爱妻的惨死,受到了严重打击,也正是这一原因让他在小说中进行了对"死亡"的探索。

不难看出,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极为矛盾和挣扎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爱伦·坡本人心理的矛盾,面对着恐怖的幻想,他将自身融入其中,在挣扎中创作了这篇小说。

二.不断凝视深渊,终将会被深渊吞噬①"我"在深渊面前的步步试探

在小说中,"我"是一个矛盾的人,惧怕深渊却忍不住与深渊对视,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正是"我"一步步陷入深渊的过程。

最初,作为一个心性温良的人,"我"对外界事物抱有友善的态度,向外界释放善意。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从动物身上感受到了"快感",将这作为一种癖好,这刺激"我"心中的恶念。

后来"我"将普路托当成了出气筒,剜去了它的一只眼睛,"我不禁面红耳赤,一会儿灼热不堪,一会儿瑟瑟发抖",虽然“我”内心感到了恐惧和愧疚,但最终却被邪念和欲望掩盖,以致“我”明知这罪恶无法饶恕却还是忍不住吊死了它。

普路托的死是"我"心中善恶失衡的一个分水岭,此时我体会到了"虐杀"的乐趣,此后"我"一边活在忏悔中,一边难以控制内心的欲念。在把第二只黑猫带回来后,"我"内心的恶念最终将"我"吞没,杀死了妻子并埋尸墙内。

从最初的改变到最后的罪大恶极,"我"始终在深渊面前试探,并被深渊吸引着,一步步走向黑暗,战胜不了内心的恶念,终会被恶念所控制。

②作者在人生深渊中的苦苦挣扎

作者爱伦·坡的一生可以说也是挣扎的过程。小小年纪就成为孤儿,孤僻的性格让他格格不入,饱受煎熬,虽然后来被人收养,但总是寄人篱下,内心深处少不了挣扎。

长大后的人生也并不顺遂,先是因赌博从大学退学,后来参加军队又被开除,此后便靠卖文为生,始终郁郁不得志。直到遇见了爱妻,可是却没想到妻子患了肺结核,口吐鲜血死在了他面前。

此后爱伦·坡虽然创作日盛,可依然生活窘迫,在长期的精神压抑和贫病交加中苦苦挣扎,最终死于脑溢血。他的一生是在痛苦中挣扎的一生,也是在这样的挣扎中爱伦·坡创作出了意蕴深刻的作品。

三."我"与黑猫的博弈和与自己的博弈

在小说中,黑猫的形象可以说是最诡异也最让人感到恐怖的。普路托是诱发"我"恶念的因素,当"我"对它产生恶念时,小说中以"酗酒"为掩饰,但是真正的原因是“我”内心逐渐觉醒的恶的意识。

在对普路托的虐待和残杀中,"我"获得了释放和乐趣,这实际上是"我"内心的恶念战胜了善念后所得到的快感。普路托死后,烧毁的房屋和墙壁上的猫形印记让“我”感到恐慌,这其实是内心善念对意识的召唤,可惜的是最终"我"找理由说服了自己,在恶念的主导继续心安理得。

普路托死后,"我"开始忏悔和想念它,并带回了另一只与它相像的黑猫,然而这只猫却莫名其妙地也被剜掉了一只眼睛,甚至胸部的白色印记越来越像绞刑架,这一切让我重新感到了恐惧。

第二只黑猫的出现更合理地说是象征着"我"内心的恐惧和忏悔,也就是善意的一面,对于普路托的死亡,"我"深知自己要负责任,但是内心深处却有另一种力量左右着"我",因此面对第二只黑猫时,我越来越厌恶它,甚至起了杀心。

对于第二只黑猫的厌恶可以看作是"我"内心的恶念对于善念的排斥,最终恶念占了上风,促使我动手误杀了妻子,此时,象征心中悔恨和恐惧的黑猫也消失不见。"我"的内心在欲念下完全被邪恶控制,甚至当警察来时得意地炫耀"地牢非常坚固"。

然而黑猫的短暂离开并不意味着死亡,在警察勘察现场时,黑猫的声音从墙壁里传来,戳破了我的罪行。黑猫的再度出现是"我"内心善的再度主导,"我"战胜了自己,也毁灭了自己。

四.结语:心中的黑猫,往往是自己

尼采曾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善恶其实并没有多么严格的界限,也许一念之间,就是善恶的转换。爱伦·坡通过《黑猫》写了"我"的斗争与沉沦,通过一个恐怖故事的自述渲染出人性善恶之争的恐怖。

"我"与我周旋久,最后却被自己的恶念所戏耍。小说记录的是作者自己,同时也记录了绝大部分人。善恶交缠为人性,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善恶的此消彼长,但如果恶念极度扩张,善念就会被掩盖,善恶失衡,自我的毁灭也就不远了。